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the ‘圖書’ Category

大前研一~M型社會 [試閱]

M型社會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4940820091&ReadPage=6&Path=&#FreeReadSWA

分  類: 財經企管 / 趨勢行銷 / 經濟 / 經濟趨勢
作  者:大前研一
編/譯者: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861247319
出版日:2006.10.16

內容介紹
你自認是中產階級嗎?請自問三個問題:一、 房貸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或是你根本不敢想購屋置產)?二、 你打算生兒育女嗎(或是你連結婚也不敢)?三、 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或是你連生孩子也不敢)?三個問題,只要你有一個的答案是負面的,我們就必須跟你明講—您不算是、不再是中產階級了,富裕和安定,正離你愈來愈遠……。該怎麼辦?你必須看看大前研一這本撼動日本上班族的新書!

大前研一這本書今年初在日本出版,直指目前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對照台灣的現狀,令人警醒驚懼。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快速消失中,其中大部分向下沈淪為中、下階級,導致各國人口的生活方式,從倒U型轉變為M型社會。大前研一大量引用數據與數字來佐證他的理論,並提出解決的辦法,其實,商機也正浮現出來,少數有洞察力的企業已經開始獲利了。一九八五年開始的「新經濟」浪潮,是造成M型社會的最大原因。一進入九○年代,經濟即陷入長期衰退—其實不是衰退,而是經濟社會結構已經變了,不再是經濟學家傳統的定義方式了。是要坐視自己朝著更衰退的道路前進?還是要走向「新的繁榮大道」?分歧點就在現在。

作者介紹
大前研一
1943年生。早稻田理工學院學士、東京工業大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職日立製作所,於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日本分公司總經理、亞太地區董事長、總公司董事。於1995年離職。其後,1996-97年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現任澳洲邦德大學客座教授、大前協會董事,以及政策學校「一心塾」、創業家商業學校的創辦人。除了在《SAPIO》雜誌的連載之外,還有《新.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民族國家的興起》、《無國界的世界》以及商周出版的《中華聯邦》、《思考的技術》、《創新者的思考》等著作。

作者相關著作:《我的發想術》、《HBR+專業》、《OFF學-會玩,才會成功》、《創新者的思考-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more

目錄
前言
序章   面對現實,看清未來
老是政治戲碼,改革呢?/不堪一擊的拼經濟/「打地鼠」式改革/不是修正現象,而是修正原因/別自認是中產階級/從自覺到自救

第1章  M型社會來了
景氣會騙人/「舊模式」的經濟理論不管用/景氣還在「長期衰退」/欠一屁股債的政府/執政者的觀念誤國/中低階級的時代來到了/八成人口中低收入/中產階級社會全面崩潰/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改革機會只有現在/二○二五年,社會中堅為五十歲/「高負擔時代」的可怕事實/因應中下階層時代的對策

第2章  中下階層時代的企業戰略
先知先覺者,贏家通吃/百貨公司為何門可羅雀/M型美國的榮枯盛衰/憧憬自由之丘/讓製程的效率發揮到極限/讓耐久產品有多次生命週期/支撐「高感覺低價格」的成本結構/新奢華商品抬頭的背景/中下階層改變了汽車產業/中下階層的市場/四成多的人口/分析五大消費群/M時代的行銷戰略/因應消費兩極化/你要做誰的生意/中低階層市場的行銷戰略/不進行流通革命就退場/誰能贏家通吃

第3章  中下階級的意識改革
從根本重新認識生活形態/高齡社會的煩惱/正在崩潰的中產社會/為什麼大家這麼執著想買房子?/「郊外購屋」或「租房子+週末渡假小屋」/都市人一定要買車嗎?/該為孩子教育付出的不是錢/重新檢視無謂的支出/經營管理自己的生活型態/偏見讓生活變得貧瘠/充滿矛盾的狂牛症對策/不相信自己舌頭的日本消費者/日本人的「國產信仰」/拋棄偏見,生活品質大躍進

第4章 過好日子的處方
物價昂貴的真相/土地可以進口/一年所得就夠蓋一棟房子/官商利益共同體/認證制度是為了養活公務員/換成人民來找碴/從中上階層躍向上流階層/物價早該下跌了/中下階層如何幸福/別成為「題詞人種」/拋開期待,自己行動!

第5章 這才是真正的結構改革
發覺改革的真相/「政治改革」是真正的改革嗎?/政府e化的真面目/債留子孫的景氣對策/政黨輪替,腦袋沒換/阻礙改革的結構問題/政府,不准亂花我的錢/不能讓大家都想做公務員/九成公務員都該走/該民營化的是……/教師最該選優汰劣/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街頭營生者造就「新榮景」

第6章 新繁榮法則
讓政府變有錢的簡單方法/別再針對年輕人/高齡社會只要兩種稅/別吃定上班族/徵加值稅就不該課的稅/中央別跟地方搶錢/無國界時代的繁榮條件/用別國的錢來繁榮本地/大陸變六國、北美變五十國/經濟繁榮的最少人口數/十一個經濟圈——不獨立、走出去/每個人都成為改革者/美、中為何強起來/市場開放正是全球最大課題/把地方當成「繁榮的單位」思考

總結
光是除舊,不足以布新/「突出的個人」是國家繁榮的關鍵/扭轉「出生即負債」的方法

書規資料
叢書系列:新商業叢書
分級:普級
語言:中文
規格:中文平裝
銷售排行: 第12名(看全部榜單)

內文試閱
Page: 1  2  3  4  5  6  
日本經濟長期衰退經驗的借鏡與啟示

高長(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經歷十幾年的衰退期,進入二○○五年,經濟運行的表現漸有起色,令日本各界為之振奮,以為景氣陰霾即將過去,對於經濟復甦則有樂觀的期待。然而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專著中語重心長的指出,當前日本經濟景氣好轉只是表像,如果大家不深入暸解過去十多年來經濟衰退問題的本質,並採取有效的因應對策,則經濟復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大前研一是一個國際知名的經濟戰略專家,過去曾發表過無數膾炙人口的著作,也曾為台灣發展亞太營運中心計劃貢獻很多智慧。《M型社會》專書討論的內容雖針對日本,但其中精闢的論點亦可供台灣各界借鑑參考。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專著中,首先在序章點出日本現在所面臨的本質上的問題。大前批判小泉政府過去五年多來中央集權式的施政作為,無論內政或外交,都只看到「問題的現象」,解決問題的方案大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實施的政策並未切合國民改善生活的需求,「改革」也完全沒有把生活者的需求列入考量,在手法上只是「捕物帳」、「打地鼠」,努力修正看上去不好的地方,結果,改革往往流於口號,對百姓蒼生帶來的實惠不大。

其次,在第一章探討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社會結構之變化。大前指出,近年來日本經濟成長回升,股價開始上揚,景氣看似已有轉機,但是通貨緊縮問題依舊存在,上班族的薪水仍持續縮水,人民生活未見改善。出現這種矛盾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質變,使得既往的指標無法反映事實真相。大前認為,自一九八五年開始發展的「新經濟」潮流,涵蓋「實體經濟」、「無國界經濟」、「數位經濟」及「倍數經濟」等四個空間,這四個空間交織互動所產生的現象,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深遠的影響,該期間日本的政治、行政卻未隨機應變仍然停留在舊社會思維中,把經濟的低迷誤認為是景氣周期的問題,仍然採取傳統的政策工具試圖矯正,結果,大多數的政策只是治標,而未治本,是造成過去十多年來經濟持續衰退的根本原因。

日本經濟經歷長期衰退,已導致社會結構極大的變化,尤其「所得階層兩極化」以及伴隨而至的「中產階級社會的崩潰」,已使日本全社會及國家的結構帶來「質變」。然而,日本國內各界包括個人、企業、甚至政府部門大都未能正確認識結構大環境變化的事實,務實地調整心態,採取適當的因應對策,結果陷入不良循環的境遇。以個人為例,經濟結構改變導致中產階級收入降低,大多數人卻不願意面對現實,仍然被「中產社會意識」拖著走,買屋、購車等無謂的高消費帶來沉重負擔,因而,社會上日常生活覺得煩惱和不安的人口不斷增加。同一期間,不少工商企業忽略了中產階層萎縮、中下階層擴大等結構變化現象,未及時調整經營策略以為因應,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大前筆下的日本經濟、社會和政治局面,台灣似乎也有相同的處境。具體來說,面對全球化潮流的衝擊,台灣經濟在一九九○年代期間雖曾有過不錯的表現,甚至亞洲金融風暴帶來的傷害也相對的小。但是,從整體趨勢看來,1995-2005年期間之經濟成長率已由6.4%降至4.1%,同期間,社會上失業率逐年上升,由1.79%增加到4.13%,所得分配不均度惡化。以吉尼係數衡量的所得分配不均程度由1985年的0.290增加為2004年的0.338,同期間以五分位數指標衡量則由4.36倍提高為6.03倍。所得落入中下階層的人口增加,因生活焦慮、不安而衍生的社會不幸事件愈來愈多。可以說,台灣的社會、經濟在最近幾年來也發生了「質變」。不過,台灣的消費者似乎也同日本人一樣,不願意改變心態,被「中產階級意識」拖著走,卡奴現象可為佐證;工商企業則未體認市場環境已變的現實,常以本地市場腹地過小為藉口,急著外移尋覓所謂第二春,消極因應;執政者由於投注在政治活動的精力過多,排擠對經濟工作之投入,欠缺有效的政策,致「拼經濟」成效不彰。

《M型社會》一書的重點,其實是在提醒社會大眾,企業乃至於政府,日本的社會階層結構已發生巨變,大家必須勇於面對現實,調整心態以為因應。該書第二章提到企業的戰略時,列舉了許多個案在過去十多年的經驗,其中有轉型成功的案例,也有調整不夠積極導致業務萎縮的例子。最後歸納提出企業面臨所得階層結構改變,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先評估自己的能耐基礎,確定主力客戶層為何?為爭取中下階層市場,企業必須致力於提供「感覺中上階層、價格中下階層」的財貨或勞務,或徹底走低價格路線;針對高所得階層市場,企業必須評估是否有能力走奢華路線,供應高檔商品和服務。另外,行銷、通路等策略也需配合做調整。

面對所得階層結構的變化,需要變革的不是只有企業,每一個個人也必須即刻變革自己的意識,放棄傳統向周遭看齊的中產階級社會價值,建構新型社會下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和生活型態,如此才能免於不安和煩惱。大前指出,其實日本人的平均國民所得水準在世界各國中迄目前仍居前列,但由於物價太高,各種保險和不必要的政府規制,使得一般人的生活成本偏高,無法感受到生活是富足的。消費者無意義的「偏見」(如品質要求嚴苛),以及政府重重規制和市場封閉是造成高物價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前主張(《M型社會》專著第四章) ,讓中下階層生活過得更好的途徑莫過於開放市場、放鬆管制。

為了提振經濟,使日本成為「生活者大國」,大前建議日本政府應徹底改革,讓「大而無當的政府轉變為小而美的政府」,其重點包括實現真正的「地方自治」,建立道州制,令地方政府擁有某種程度的經濟主權,積極從全球引進財富;改革稅制,採用合乎道州制與高齡社會的簡單化稅制;改革教育體制,培養適應新經濟潮流的人才等。

大前不愧是國際知名的經濟戰略專家,在這本《M型社會》專著中,他不只對日本社會所得階層結構改變的分析透徹,更分別從個人、企業及公部門角度提出解決方案的建議,精闢的見解令人敬佩。想了解日本的人士,這本《M型社會》是值得閱讀的書。近年來台灣經濟社會結構的調整速度加快,所衍生的許多問題與日本的遭遇頗為類似,大前針對日本各界提出的解決方案,對台灣可說是頗具啟發性,值得我們深入研讀與參考借鑑。

台灣、中國,誰怕「M型社會」?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對於著作等身、每小時演講索價五萬美元還有人排隊等著的全球知名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台灣人民不只不陌生,而且還呈現出正負兩極的看待,尤其當「中國究竟是在崛起,還是正在崩潰」議題在台灣上空兩極交火之際,更是如此。

誰在製造M型社會?

長期而言,任何一個專制體制終究抵擋不了市場力量的衝擊,自由民主、自由經濟社會都會來到,中國也不會例外,可是過程中所支付的代價高低卻有天壤之別,這才是重點所在。關於中國的放權讓利、改革開放,最大的盲點就在中央專制獨裁力量的持續存在,有些觀察家高度贊揚其「高行政效率」,殊不知它所顯露出的「決策錯誤、資源高度浪費,以及不顧絕大部份人民死活」的重大缺失之恐怖。

自一九七八年底迄今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不談中共在戕害人權、拑制人民自由和迫害生命,以及社會貧富懸殊和系統性貧腐的缺失,就是所謂「純經濟成長」,亦即以國民所得指標衡量、但也被高度質疑造假的「高經濟成長率」來說,即便是真的高成長,也是耗用資源,以被有意忽視的極高代價得到的。

為了維持表面亮麗的高成長數據,中共不但掏空大陸本身原本不太豐富的寶貴資源,更以磁吸而來的全球資金高價購買全球資源揮霍,充斥全球的中國製「價低質劣,甚至是黑心產品」以及其國內大興士木的諸多高樓大廈、公共建設等等,極可能就是正掏空全球資源、引發全球氣候異常、水深火熱、天災不斷所換來的。其中的根源就是極權專制共產體制。

管制就是問題根源

很遺憾的是,具宏觀視野的大前研一忽視了中國的關鍵角色,或許他認定再過幾年中共專制就會被全球化夾帶的市場龐大力量沖垮,可是這幾年所將產生的不可估量代價怎麼能不顧及呢?其實,大前研一在這本《M型社會》新作中所剖析的日本中央集權下的現象,正是各國未來的縮影呢!幸運的是,日本早已民主化,但政府的管制政策卻也讓日本陷於深重危機。

關於日本政府管制政策缺失及其引發的不幸後果,大前研一早已一談再談,舉他在二○○二年出版的《成功者構思》(Kachigumi No Kosoryoku)一書中〈後記〉裏,就說他在一九八○年代就發覺日本的情況可能會像今天這麼嚴重,所以曾屢次提出警告和改善方案,但都不受青睞,因而死了心而從事別的事務,自己開學校、創辦企業,不太想在報紙或電視上談論政治和經濟,因為「多說無益」,而且該說的都已在以前的書中說過了。

但是,他發覺最近坊間的言論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就因為有這種「過去言論在現時已開始發揮功效」跡象,且現在已經有些改革人士出現,為了順勢加一把勁,大前研一才願意再接受田原這位資深新聞人的訪談,把「以前說過的話」再一點一滴地重複一次,而已經聽過很多人意見的田原先生,卻看不出聽膩的樣子,這也表示很多讀者一定也有興趣傾聽。

認清M型社會積極適應

既然還有很多人願意聽,大前研一就再一次藉著這本《M型社會》探討當今少子化、高齡化社會、中產階級流向中下階級,以致出現與從前差異極大的不同社會現象時,又將他的一貫看法以另一種方式再提出。中心點還是在「政府角色扮演錯誤,導致當今的結構性問題」。

他認為除非政治改革能像美國一九八○年初雷根的大刀闊斧開放、鬆綁諸多不必要的管制,讓民間活力充分展現,否則難有快速的改善。在大前研一眼中,當今日本的經濟復甦是依賴中國經濟,不很實在,不過,一般人所擔心憂慮的M型社會,或者貧富懸殊擴大、且中下層擴大的課題,他認為不是問題,即便是中下層,所得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仍是高的,只是在以往管制、保護政策下,日本的物價相對高且日本人已被豢養成「唯政府命令聽從」、「具偏見(歧視外國產品)」的所謂「提詞人種」,於是心甘情願過著「愛用高價國貨、房價昂貴」等等清苦生活。

同時大前認為,日本的企業經營者大都不會觀察社會結構的改變,無法從「學院派營生者」(不知權變的乖乖牌)轉為「街頭營生者」(具彈性、?性、隨時因應環境變遷作靈活調整者)。而個人,大前研一也似乎認為受到過去「終身僱用制」的影響,頭腦身體都僵固,不會思考讓自己的生活更充裕,只會按部就班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於是大前研一急呼並敦促大家要追求生活上「質的變化」。為了達到目標,大前研一認為「教育改革」最為重要,必須將「教」(teach)轉成「學」(learn),其實這也就是「學而時習之」、「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亦即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在錯誤中不斷學習改進、養成獨立思考的人格。

無國界的全球化其勢難擋

回過頭來對照台灣的現狀:貧富懸殊擴大、所得分配不均化提高、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等問題也響徹雲霄。但我認為,台灣人民和企業經營者的活力和彈性、?性有目共睹,迥異於日本,只是政府的自由化、開放鬆綁政策與日本相近,而外匯存底也過多。

就此課題,大前研一的藥方適用嗎?特別是大陸政策的鬆綁。如果全球像是大前研一憧憬的「一制多國」,而此「一制」是「自由民主體制」,則開放政策絕對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但如今中國仍施行專制共產體制,高度經濟成長之下,隱含著深重危機,太依賴彼岸來解決台灣社會的M型化發展,將愈形危險。然而,大陸不可擋的磁吸效果不是區區政府管制可以阻止的,不只台灣如此,對日本也適用,甚至於全球皆同。看來唯一的解決之道是,大家同心協力讓中國政治體制儘速和平地轉成「自由民主制度」!

介於觀眾和演員之間

熊秉元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復活島(Easter Island)上的石像,舉世聞名。可是,一般人大概不清楚,復活島上共有八百八十七個石像,大小不等。其中,兩百八十座石像昂首而立,遠眺天際;另外一百座左右,散落在道路兩旁,顯然是正在運送途中。其他半數左右的石像,聚集在雷諾瓦瓦谷採石場(Rano Raraku quarry),正等待啟運。

為什麼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答案是:復活島上,經歷了一場緩慢、不可逆轉、結局悲慘的變化。最後,社會解體,文明崩潰,島民滅亡。那些不同狀態的石像,正是復活島社會消失那一刻的寫照。

經過長期的研究,科學家已經大致拼湊出,復活島所經歷的浩劫。這個位於太平洋的島嶼,原來綠蔭??,為森林所覆蓋。然而,不知道是哪些原因使然,島民們開始雕塑巨型石像;這種作法一旦成為信念,就成為歷代島民念茲在茲、奉行不渝的使命。為了工作的需要,島民開始砍伐森林;森林面積減少,土壤裡的水分流失,地表較肥沃土壤被海風吹走。經過八百年左右的光陰,島上樹木被砍伐殆盡,貧瘠的土壤無法孕育作物;經濟瓦解,文明崩潰,島民滅絕。

復活島的故事,生動而令人心驚的出現在戴蒙 (Jared Diamond)《崩潰: 社會興衰錄》(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ll or Succeed) 這本書裡。可是,在這個慢性死亡的過程裡,難道復活島的島民都毫無警覺、都坐以待斃嗎?當然不是,不過,即使島民有所警覺,也未必能力挽狂瀾。原因很簡單:八百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在每個島民的有生之年,最多只能察覺到,森林面積有「微量」的變化。因此,不容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不容易掙脫傳統、改弦更張。

戴蒙描述復活島的辛酸史,當然是藉古諭今。他認為,廿一世紀的今天,整個地球就像是一個復活島。如果人們濫用資源、蹂躪環境,長此以往,就可能走上復活島同樣的軌跡。復活島的文明已經崩潰,因此人類的文明也可能崩潰。為了避免人類文明的浩劫,他苦口婆心的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復活島的悲歌,令人心驚;戴蒙的呼籲,令人駐足。當然,除了戴蒙之外,還有很多人和他一樣;他們是先知先覺者,發現問題於無形,而且大聲疾呼,希望能敲響警鐘,振聲啟瞶,扭轉乾坤──《M型社會》的作者大前研一,顯然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位。

《M型社會》的主要觀察,是在世紀交替之際,日本社會逐漸形成一種兩?的結構:所得高的一小群人,和所得低的大多數人。而且,兩群人距離愈來愈遠,有點像是M型一般;相形之下,過去基本上是ㄇ型或凸型。如果M型的社會結構確實成立,馬上引發出一連串的問題。譬如,社會呈現兩極化的發展,為什麼?除了日本之外,M型的結構,在其他社會是不是也成立?還有,M型結構,到底好不好?如果不好,怎麼辦?

造成M型的社會結構,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產業結構和經濟活動的性質,都發生根本的轉變。過去,經濟活動的範圍,大致上集中在有限的地理區域裡;現在,連鎖店、跨國公司、網際網路等等,大幅度的擴充了經濟活動的範圍。因此,只要在各個小區域裡都賺一些(小)錢,累積之後,就可能成為M型右肩的成員──比爾蓋茲,正是這個新富巨富階級裡最極端的例證。

那麼,M型結構到底好不好呢?和ㄇ型或凸型結構相比,兩極化代表所得分配愈益不均;連帶的,這兩群人的生活、消費、自我認知等等,都受到影響。M型的結構,似乎意味著整個社會往下沈淪。然而,也未必如此。一旦把時間拉長,事物的意義會清楚一些;在價值判斷上,也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譬如,工業革命之後,工廠林立;男女老少,離開家庭,走入工廠。還有,農業社會裡,三代同堂;工商業社會裡,小家庭當道。以工業革命前和農業社會為基準,家庭型態和性質的轉變,可能是「不好的」;然而,就生活品質和個人自主而言,工業革命後和工商業社會裡的家庭,可能都是歷史的高?。同樣的道理,M型結構如果確實成立,所反映的只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階段性的特色而已。放在時間的脈流中來看,一時一地的價值判斷,未必中肯。

不過,無論在社會整體上的意義如何,一般人最關心的,當然還是自己。在M型結構的社會裡,如何自處,如何自求多福呢?

對於這個問題,戴蒙和大前研一、以及讀者本身的生活經驗,剛好提供三個清晰的參考座標。復活島上的島民,即使體會到森林逐漸消失;因為大勢所趨,渺小的個人只是杯水車薪。M型社會裡,兩極化的趨勢逐漸形成;對於諸多力量?總而成的趨勢,個人也許無從扭轉。然而,即使處在M型的左肩,也還是有很多因應之道──關於這一點,大前研一有諸多既實際又有趣的著墨。

最後一個參考座標: 廿一世紀初,少子化已經是全球性的趨勢。在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裡,都是耳聞目見;中產階級的家庭,通常不超過兩個子女。不過,無論社會趨勢如何,別人作法又是如何;要有多少子女,「自己」最能掌握!

戴蒙的復活島故事和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都發人深省。在性質上,戴蒙的復活島是後見之明,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是先見之明。無論如何,對於讀者而言,在領略體會和行為舉止之間──也就是在觀眾和演員之間──自己如何取捨,當然是另外一個問題!

序章—-面對現實 看清未來

老是政治戲碼,改革呢?

在進入本文之前,我想先以日本為例,談談現在所發生的現象及隱藏在現象裡的本質。因為此一本質就是本書內容的重點。

小泉改革是一齣宏偉、壯觀的政治戲劇,但是一般百姓,包括消費者、就業者在觀賞這齣戲時,卻越看越掃興,理由何在?因為天才政治家小泉首相所演的,只不過就是「捕物帳」(二流偵探劇)。誠如「小泉劇場」 這個名詞,小泉首相以戲劇方式呈現他的政治手法非常有趣。因為不管怎麼說,舞台上所演出的戲碼,就是最受大眾歡迎的基本戲碼——勸善懲惡。

如果道路公團(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不好,就懲罰道路公團;橋本派的人馬想玩金權政治,就在各重鎮埋設地雷,讓他們踩個痛快。郵政儲金的金流流向不正,就拜託國定忠志,打造一條能讓金錢「正正當當」流通的路線。如果舞台上所上演的改革劇滯礙難行,就送出刺客(具有高知名度、或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士)加以制裁,並塑造了比歷史上赤穗四十七位義士 陣容更龐大的八十三位、被稱為「小泉之子」的「騎士」(新科議員)。目前則致力根絕「族議員」(為利益團體關說立法的議員),並且裁撤政府體系下的金融機關,據說已經剷除了百分之五曾大撈一筆的官員了。

能讓這一連串「事業」都成功進展的小泉首相,果然不同凡響,他的政治手腕真的無人能出其右。此外,堅持參拜靖國神社的「信念」,也是日本在外交上,從未有過的做法。如果再這樣堅持下去,恐怕會陷入讓中國、韓國等國家再次認識歷史的局面吧!日本自無條件投降之後,戰後都一貫採道歉外交,所以小泉首相這麼做,可說是劃時代的大事。我個人也反對參拜靖國神社,以避免激怒中國、韓國;不過我也能夠理解小泉流的政治操作,其實亦是符合日本主張的一種做法。

但是這畢竟只是小說式的解決之道,而不是能夠真正解決已出現偏頗的外交方案。因為不論是外交或內政,小泉首相的做法的問題點,都在於只看到了「有問題的現象」,所以小泉內閣所採行的治療方法只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不堪一擊的拼經濟

一般來說,看起來不對勁的問題,都有其原因;再深入其中,原因中還有真正的原因。那麼日本大多數問題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我們順著問題追溯探索,就會發現源頭竟然是自江戶時代(一六○三~一八六七)一直延續下的來的中央集權(統治機構)問題,以及明治憲法及昭和憲法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開始將西歐列強型的統治機構,直接套用於始自江戶時代的國家營運模式之上。二次大戰後,日本將失調、變型的統治機構全部推翻(事實上,大家都深信已全數推翻),以美式憲法重新出發。這麼做的結果,除了造成混亂之外,無法因戰敗而消除的明治時代(一八六七~一九一一)富國強兵思想、江戶時代的國學創意,有時仍會像走馬燈一般,一幕幕又出現在眼前。

戰後,看電視戲劇、漫畫長大的國民,因為無法看透「劇情」背後的思想、意圖,所以在小泉劇場邁入第五個年頭,在早已習以為常的情形下,贊成參拜靖國神社的人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類似這種政治戲碼持續不斷上演,百姓之間長年和這些政治戲碼打交道的結果,當然也就不會動怒要求「還有更重要的問題啊!快點正式上演主戲吧!」事實上,日本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

大多數的百姓都以為「改革的好戲才正要登場」,但是事實上由五幕戲構成的小泉劇場,已經有四幕已經演完了。正如序幕所預告的,這四幕戲都只輕輕「觸碰」,點到而已。小泉純一郎明知「這已是正式的演出」,即便戲已經告一段落了,但是就是死也不肯告訴觀眾。因為這會讓身為觀眾的全體國民對著他要求「退錢」!

戲已經接近尾聲,但是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變得更輕鬆。政府非但沒有培育優秀的人才(因為教育改革還沒有登上舞台),連在序幕中承諾過的財政重整,也都如海市蜃樓一般,虛幻而又不遙不可及。就連提高消費稅的政策,都必須落得由主角開口說一句「下幕後回家時記得去繳」才得以善後。

小泉首相所實施的政策,並不切合國民的需求,但是國民才是政治的本質。換句話說,小泉劇場最欠缺的就是,「從國民生活者(指消費者與就業者)的角度思考一切的放革,進而實現國民生活者的夢想」的政治態度。儘管事實就擺在眼前,卻無人疾呼「喂,主要的劇情是不是就是『只要改革,就可以提高生活品質,降低生活成本』啊?」

因為國民也認為「反正這種事也做不到」,所以即使覺得戲碼掃興、冷場,還是十分賞臉地觀賞著「繞道而行」的小泉政治戲碼。但是距離回過頭來怒氣沖沖大罵「根本就是浪費時間」的那一瞬間,應該不遠矣。

「打地鼠」式改革

那麼,我們真的就只是在浪費時間嗎?我並不這麼認為。小泉先生最大的功勞,就是證明了「只要有堅強的信念和意志力,連頑固保守的戰後政治體制也可以破壞」。姑且不論進行的內容如何,這就已經是一大進展了。

有人說小泉純一郎是奇人,有人說小泉純一郎是怪人,不管是奇人也好,是怪人罷,總之,小泉純一郎就像是為了要打倒持續二百七十年之久的江戶幕戶而存在的浪人武士一般,他發揮了他最大的功能。不過,小泉純一郎及其一派人馬所使用的手法,也像浪人們到了新的明治政府時代,就無法產生作用一般,在新日本中沒有登場的機會。不,我認為不可以給他們登場的機會。

理由很簡單,因為不好的制度不管怎麼破壞,都不會自己長出好的東西來。

道路公團民營化之後,只是讓原本腐朽的組織卻更為專橫跋扈。今天的日本根本不需要道路公團。道路公團只是在沒有高速道路、沒有金錢的時代,為了「藉收費而充實全國高速道路網」而設的有時限的立法組織,因此階段性的任務完成之後,就應該解散,所以把道路公團民營化的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政策。

關於郵政三事業(郵務、郵政儲金、簡易保險),將郵政儲金及簡易保險廢止之後,讓郵局維持國營或轉由民間經營都可以。總之,就是沒有理由讓三種事業一體全都民營化,首先「民營化是稀鬆平常」的想法就是個最大的錯誤。小泉純一郎也這麼認為,可是當他針對「民營化」進行諮詢的時候,端出民營化案子的委員會卻只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連公務人員的定額刪減,在五年之內也要達到百分之五的成績,因為對民間企業來說,這個數字只是「自然瘦身」。

小泉改革其實就是修正提供者(各政府機構)提供勞務或產品的不合邏輯部分,做法是「修正看得見的地方」,也就是大玩「打地鼠」遊戲,並且在「對活在某個舞台上的不良官吏加以懲罰」的表象之下,上演「勸善懲惡」的戲碼。這種做法和該怎麼做、及什麼是該做的本質論完全扯不上關係。所以才會在有一派人士反對「打地鼠」的情況下,郵政民營化變成了一齣耗資七百七十億日圓(總選舉費用)的雄偉大戲。

事實上,現今的日本根本沒有空閒,去為喋喋不休的民營化話題勞民傷財,因為政府的債務排名世界第一,人口高齡化的速度也是世界第一,物價雖稍稍下降,卻也仍然居高不下。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存款,但是這些熱錢卻不流入市場,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國民生活者不相信政府。

我並不認為這些人都想抱著存款過日子,不過就算他們都想大膽用自己的錢享受人生,但是礙於對未來有一份不安,也只好把錢放著以壯膽,好讓自己有備無患。而我們的政府竟然就把國民這些寶貴的金錢,集中至幾乎零利率的郵政儲金或定期存款裡,然後拼命地濫用這些錢。這種政府真的是可以下台了。

因此,政府當務之急必須做的,不是修正現象,而是修正原因,必須將病因連根拔除。

不是修正現象,而是修正原因

「不是修正現象,而應該修正原因的時刻來臨了!」我第一次說這句話是在二十年前的幾本書裡:《新‧富國論》、《平成維新》、《平成維新PART2》、《新‧大前研一報告》。在本書中,我則更一步加入了最近所分析的資料,希望全體國民產生共識:必須加速治療我們的政府了;基於這個心願,我卯起精神提筆完成了這本書。就算有人說「大前是個破鼓」,我也不在乎。因為鐵證如山,事實就擺在眼前,政府必須徹頭徹尾大翻修,所以我不能假裝沒看見而睜眼說瞎話。

就算政府玩的是打地鼠的遊戲,小泉先生也已經證明,從來不曾有過的大膽改革是可行的,這就是最新的證據。也就因為如此,小泉先生才得以搭建有國民支持的舞台。既然如此,政府就應該更往前邁一步「寫一齣從生活者觀點出發的劇本」。

日本如果能積極專心致力於建造「生活者主權國家」,「就能提高生活品質,並降低生活成本」,這是我十年來一貫的主張。我想現在的年輕人大概都沒有看過我初期的著作吧!我當時的認知是「如果在二○○五年前,日本無法完成一連串的改革,邁入高齡化社會的日本,將陷入無法自行改革的狀況。」進入平成(一九八九年)之後,日本人稱所有的改革為「平成維新」。具體而言就是,不光只是憲法,而是在各方面都製作符合二十一世紀需求的新法律,讓日本成為真正的「生活者主權之國」。

和「生活者主權」相對立的概念是「提供者的思考邏輯」。戰後日本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提供者的思考邏輯所構成的。因為所有的物質都不足,所以這是時代的需求。農林水產省雖然更名為「農民漁民省」,但是只要能繼續滿足我們的胃就沒事。厚生省(衛生署與社會福利局)走的是醫生的思考邏輯、文部省(教育部)是宣揚教育人員的思考邏輯,只要他們可以提升所提供的服務品質,政府部門也就算盡到了責任。

但是進入八○年代末期(昭和時期,一九二六~一九八八年)的時候,這些提供者的邏輯很明顯並沒有實際地讓國民感受到生活更充實、更富裕。雖然數字還算亮麗,但是事實比起先前的國家,國民的生活品質偏低,甚至還停滯在開發中國家的水平上。原因是政府重視公共工程等產業基礎、社會基礎,更甚於國民的生活基礎;也就是說提供者的邏輯行之過度了。就因為我掌握了這些會說話的證據,所以才急切呼籲政府要致力於建造「生活者主權國家」的典範轉移。

別自認是中產階級

開始提倡「重視生活者」,是一九九三年由細川護熙組閣(第七十九任首相,民主黨)的時候。但是這幾個字終究只是政治口號,並沒有看到有人從政策或立法面去真正的落實。

後來到了「失落的十年」,政府呼籲要「恢復景氣」、「處理不良債權」,在犧牲生活者福祉的「產業再生」弘旨下,執政者就魯莽地拼命衝,結果造就了世界最高的公債。

雖說個人金融部門是世界第一大儲蓄國,但是在零利率的政策之下,政府卻自存款戶的戶頭裡拿錢救濟銀行。公共工程少了財源,相關單位就打著「可以慢慢還錢」的晃子,胡亂核發房屋貸款,騙上班族買房子,讓上班族協助政府應付景氣。

結果,上班族的生活呢?土地、房子的價格一滑落,這些手中抱著貸款的中年上班族,即陷入超過實質債務的漩渦裡。銀行公開表示要給予協助,可是卻又提不出解救這些上班族擺脫惡夢的政策。我認為相關單位根本就是把百姓視為任人宰殺的俎上肉。這就是受提供者邏輯僵化的日本現狀。

最近,上班族因為擔心被裁員,任由公司減薪、增加工作時數,倍感艱辛。

靠著鐘點計薪、增加約聘員工、裁員效果,公司的業績的確恢復了,但是生活者應得的報酬減少了。邁入二○○五年之後,股價上揚、景氣恢復,但是大多數的生活者,尤其是上班族,卻一點實質的感受都沒有。

錢理所當然都集中在休退者(高齡者)的身上了。據統計,靠退休金生活人的可支配所得 ,比上班族還要多,因為他們把「退休金的百分之三十都拿去儲蓄」了。

「只要靜靜地做,就會加薪、升遷」是戰後架構日本社會的一大前提,可是這個大前提已經完全崩塌了。現在的上班族必須覺悟,薪水的最高峰,平均是在四十歲左右,過了這個尖峰,即鮮有機會升官或加薪。因此現在我們必須要做的是,就是符合實際狀況的生涯規劃。

就在日本徘徊於低迷中的這段期間,中國、印度等國家已悄悄抬頭,年輕的國家更以低廉工資為武器在後面急起直追。兩相比較之下,非常明顯日本人的工資之所以未調漲,不是因為不景氣的關係,而是因為一漲就會陷入失業人口增加的惡性循環,這表示我們的經濟結構出了問題。

日本的中位數年齡(在人口結構中,位在最中央位置的人口年齡)為四十三歲,到二○二五年時,即超過五十歲。我找遍了日本所有的學校,就是找不到一所學校有完整的課程,足以培養未來可以活躍於無國界經濟、數位經濟時代的人才。

看到這種情形,我想應該沒有人會認為日本「再這樣置之不理,仍可以繁榮興盛」吧!更甚而,今天日本如果不把發展力雄厚的國家奉為上賓而努力賺錢的話,恐怕要維持當前的境況都很困難。

看看現在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地區,他們都不是靠自己的金錢來吸引全世界的資金、企業、技術和人才。但是全世界取之不盡的金錢,就是不流入日本。換句話說,日本是靠自己的錢來打造自己的繁榮,導至景氣後退的惡性循環,公共部門只好不斷借錢。

二十一世紀經濟的最大特色,就是從國民國家(Nation State)轉移成地域國家。所以已經獨立的地域,即和世界各地域進行各種型態的經濟交流以促進繁榮。這是給日本強勢而僵化的中央集權制重大的警告。日本以「打地鼠」的方法,將政府機關中的冗員減掉百分之五,讓政府體系下的金融機構合併為一,還是無法徹底解決日本的問題,所以日本現在迫切需要直接而鄭重地改變統治機構。

因此,我們不僅要為自己做好人生規劃,也要向政府提出改革議題。

從自覺到自救

改革,就是捨棄提供者的思考邏輯,轉而採用以生活者立場為出發點所思考的政治制度。因為主辦者(當權者、執政者)、提供者(政府各部會等)都不會很有良心地交出自己的權限,所以在此我認為我必須要再度提出,我自二○○○年起即不斷呼籲的「平成維新」。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日本人的薪水算高;也就是說,在世界其它各國的眼裡,用這種薪水過日子,應該可以過得很富足,如果日本無法實現這一點,是滑天下之大稽。自民黨也呼籲改革,但是改革時卻完全沒有把生活者的需求列入考量,從道路公團、郵政事業的民營化就可鮮而易見。小泉改革採用的手法是「捕物帳」、「打地鼠」的方法,拼命修正看上去不好的地方,而遺漏了主體——生活者。而身為在野黨的民主黨,也因為本身內部有自治勞(自治團體勞動工會)等工會問題,而提出含混不清的削減官員議題。

結果,在這些政治家的主導之下,改革只流於吆喝的口號,好處是否真的落入了上班族的口袋則不得而知。所以生活者應該提高分貝,不客氣的要求,住宅、教育、車子、飲食、社會福利等等各大所需費用都要徹底降低成本。所以生活者不能把改革的議題全權交給政治家,而必須主動提案,爭取主導。

例如稅金一事,政府表示調稅是為了平衡財政收支,所以只能「增加上班族所要繳的稅」,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在所得無法增加的時代,稅制也應該要歸零重新檢視。

這本書是為了百分之八十的中下階層,及生活在金字塔底部的人所寫的;換句話說,這本書是為絕大多數的人而寫的。在本書中,我會告訴中下階層的朋友必須做些什麼,又必須要求些什麼。我建議大家做生涯規劃及重新檢視個人生活習慣的同時,也提出了自統治機構到稅制重的重建,及提高生活品質、降低生活成本的具體方法。

我向政府提出的議題,正是我這二十年來的集大成。

Read Full Post »